- 取得連結
- X
- 以電子郵件傳送
- 其他應用程式
什麼是更年期症候群
在生理方面:會有腰痠背痛、陰道乾澀、性交疼痛、頻尿、尿失禁、胸悶、心悸、熱潮紅、盜汗、暈眩、關節痛及骨質流失等症狀。
在心理方面:通常有焦慮不安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心情低落、煩躁、情緒不穩定、失眠、記憶力衰退、憂鬱及易怒等現象。
更年期為什麼會容易全身痠痛?
進入更年期後,雌性激素分泌急速降低,平均每年會流失3至5%的骨密度,影響軟骨以及骨骼的更換,讓炎症和疼痛中發揮作用骨質流失速度嚴重增加,又加上東方的飲食習慣較西方少攝取牛奶等高鈣食物。因此更年期症狀的女性患慢性疼痛的可能性幾乎是女性的兩倍,例如骨質疏鬆、纖維肌痛和背痛等。
這些情況會導致肌肉痠痛
除了上述因更年期造成的健康問題,更需要注意腰痠背痛,是骨質疏鬆症最早期出現的症狀。
一、壓迫性骨折
在大多數情況下,骨質疏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骼流失鈣和其他礦物質,重塑速度會減慢,最後舊骨的流失速度會超過新骨生成的結果。壓縮性骨折的第一個症狀通常是背痛。這種疼痛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更糟,或突然劇烈發生。除了背痛,其他症狀可能包括:
- 脊柱運動受限,難以彎曲或扭曲身體
- 彎腰、駝背
- 手臂或腿部麻木、虛弱或刺痛
- 站立或行走時背部、手臂或腿部疼痛會加重,但躺下時可能會有所緩解
- 身高下降
二、纖維肌痛症
患有纖維肌痛症的人對於疼痛的敏感性更高,這種慢性疾病可能會導致全身疼痛、疲勞和睡眠困難,而目前還未能確切了解造成原因為何。
其症狀包括:
- 全身或多個部位的慢性、廣泛性疼痛。包括手臂、腿部、頭部、胸部、腹部、背部和臀部。
- 疲倦感
- 睡眠困難
三、慢性疲勞症候群
學名為Chronic Fatigue Syndrome(CFS),其好發族群為 40~50 歲的成年人,女性普遍比男性更多,特別是無法適當調節壓力的人。女性更年期時所發生的荷爾蒙失調就可能導致CFS的發生。可透過運動讓大腦分泌腦內啡(Endorphin),使心情變好。
- 休息與睡眠難以幫助
- 夜晚時常無緣無故醒來
- 注意力難以集中
更年期痠痛怎麼改善?
更年期是女性必經過程,雌激素的分泌減少使得膠原蛋白水平也會下降,且關節支撐結構變得不那麼堅固。我們可以透過這些方式改善:
適度有氧運動,可加強肌肉與保護骨骼
例如:健行、騎自行車、游泳、瑜珈。
- 物理治療,透過專業物理治療師針對痠痛處提出治療建議進行復健。
- 減輕壓力,盡可能減少日常生活中的慢性壓力,能提升整體健康。
- 調整姿勢與工作環境,適時走動,透過短暫休息活動筋骨。
更年期痠痛可補充的營養
透過補充均衡飲食來減少肌肉痠痛問題惡化,也能達成預防。
富含蛋白質食物
雞肉、鮭魚、豆腐
高鈣食物
牛奶、小魚乾、海帶
大豆異黃酮
黃豆、豌豆、地瓜等
(對豆類過敏或是有肌瘤、腺瘤等婦科疾病,服用前請先與醫生討論)
葡萄
綠花椰菜
面臨人生的下一個里程碑總會伴隨著多更年期症候群的發生,一同藉由適度運動,補充營養,有效預防、改善因雌性激素分泌急速降低帶來的肌肉酸痛困擾,迎接更美好的生活。
延伸閱讀:
想看更多網友分享更年期緩解之道嗎?
了解更多訊息👉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
留言
張貼留言